冯兆忠团队揭示长期臭氧污染降低异戊二烯排放速率机制
导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冯兆忠教授团队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异戊二烯(ISO)响应臭氧(O3)污染的生理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长期O3暴露下,植物不仅会因ISO合成能力下降造成ISO排放速率降低,而且在气孔较大的速生植物(三倍体毛白杨)中,即使保持稳定的ISO合成能力,也会因ISO在叶片内部的氧化消耗,导致ISO排放速率降低。该研究成果为将臭氧胁迫纳入基于过程的ISO排放模型提供了理论参考,相关的研究成果以题为“Elevated ozone inhibited isoprene emission ofa diploid and a triploid genotype of Populus tomentosa by different mechanisms”近期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IF= 7.298)。

博士研究生李双江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冯兆忠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同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的资助。